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 江苏省教育厅

所在地:江苏-徐州市 院校性质:公办

学校隶属:江苏省教育厅 章程:大学招生章程

办学类型:大学 排名:全国191 师范25

院校特色:--

院校地址: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招生网址:http://www.xznu.edu.cn/

学校介绍

徐州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市,始建于1956年,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教育部2004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校园占地2438亩,校舍面积83.9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00余万册,固定资产总额10余亿元。现有53个硕士点、62个本科专业,涉及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在校生23119人,其中研究生1816人,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1303人。

在现有的1312名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双聘院士2人,教授20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名)、副教授36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15人,具有硕士学位者594人。30名教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9名教师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高校首批教学名师称号;46人次为省政府“333培养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3人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0人为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学校十分注重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现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优秀学科梯队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和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省社科研究基地1个。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4项。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年度检索报告,我校2002—2006年SCIE收录论文数,分别位列全国普通高校第75、82、73、81、97名。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06年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接受教育部单项专业评估也获得优秀等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14个,省级优秀课程38门(次),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6个。学校是江苏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师范生素质教育基地、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基地、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省级培养基地和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省级培训基地。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各类毕业生近十万名。我校学生荣获了包括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世界武术锦标赛散打冠军、全国武术功力大赛冠军等多项大奖。校女子足球队2003年、2004年连续两次荣获“飞利浦”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联赛冠军。在2005年第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以我校女足为班底组建的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队获得亚军。2007年9月,我校2名女足队员入选国家队参加第五届女足世界杯比赛。2005年10月,我校代表江苏省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荣获团体总分、基本理论知识、运动技术技能三项团体一等奖。在省第二届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1人获得个人全能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在省第二届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类竞赛中,我校学生获得全省唯一的特等奖。由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无雨的日子》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电视作品大赛最高奖——理想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连续十一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的联合表彰。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作为全国首批200所“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接收了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的留学生在校学习。

自1986年以来,学校已连续十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江苏省文明单位”,三次被表彰为“江苏省文明学校”,两次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光荣称号。当前,学校正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院校代码:1322

联系地址: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政编码:221116

联系电话:051683403064、83536996

电子邮箱:zsb@xznu.edu.cn

网址:http://bkzs.edu.cn(徐州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
 

专业名称 学科评估 重点学科 卓越 双一流 国家特色
汉语言文学 国特
历史学 国特
数学与应用数学 国特
光学工程 C
教育技术学 国特
地理学 C
化学 C-
生物学 C
数学 B-
系统学 B-
教育学 B
马克思主义理论 B-
体育学 C-
外国语言文学 C-
应用经济学 C
中国语言文学 B
温馨提示:

本系统提供的专业查询,按照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分类。因各高校近年来实行学科交叉、大类招生,部分专业未能包含在教育部的专业目录内,使用系统进行专业查询时可能未显示,请考生参考具体院校的专业录取信息。

暂时没有该院校的特色专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