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
学校介绍
东北石油大学是一所全国重点院校,是伴随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的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已具规模。学校有43种本科专业,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博士学位点,57个硕士学位点,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校现有13个教学院(部),占地面积150.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4.2万平方米。室内外体育场所面积15.7万平方米。万兆级校园网与教学区、办公区及师生生活区的所有主要建筑物相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2亿元。有单体建筑面积为4.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图书204.2万册,有数据资源18种。有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油气藏形成机理与资源评价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个,省级研究所1个,省部级研究室2个。有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室)41个;有省级“双基”条件合格实验室6个;有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有校内外实习基地121个。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053人,师资总数1138人,其中,教授186人,副教授29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8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555人,博士生导师4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王德民、苏义脑、王玉普,其中王玉普为我校1982届毕业生);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省级优秀专家2人,黑龙江省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20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黑龙江省教学名师2人,黑龙江省模范教师2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8人。学校还聘请了一批石油石化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和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导师。
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以工学为主,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七大学科门类。学校从196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43种本科专业,14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博士学位点,57个硕士学位点,11个工程领域招收工程硕士。
学校面向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0118人,其中本科生18222人、专科生419人、留学生9人、硕士研究生1273人、博士研究生195人。47年来,学校培养各类人才近10万名。
我校以大庆精神育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赞誉,毕业生以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多数已经成为石油科技和石油教育战线的骨干、专家,有些已经走上各级重要领导岗位。杰出代表有钻井工程专业96届毕业生、全国劳动模范周飞,石油系统新时期五大标兵、勇攀高峰的钻井专家张书瑞,石油石化行业科技专家大庆炼化公司副总工程师、何梁何利奖获得者周云霞,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究员、黑龙江省特聘讲座教授吴玉树,2005CCTV经济年度人物、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傅成玉,原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史兴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兼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树林,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文瑞、沈殿成,中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玉普,中油辽河油田公司总经理谢文彦,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总经理何树山,中油吐哈油田公司总经理杨盛杰等。
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部、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2项,“十五”以来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2项,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1门。学生全国外语四级统考和黑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始终名列省内高校前列,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和“全国大学俄语教学研讨会”曾先后在我校召开。近三年,我校学生在国内外各种科技竞赛中,获国际奖8项、国家级奖55项、省级奖59项。
近三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21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54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1.1亿元,2006年科研经费达1.5亿元;78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科技奖励,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省部级奖2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614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13篇。
学校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学合作办学特色。牵头成立了黑龙江省校研企合作委员会石油与化工专业委员会,与大庆、吉林油田等大型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加强与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产学研合作组织发挥了服务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重视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接收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俄罗斯库班国立技术大学等高校在师资培养、学术交流、教学改革、科研协作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与德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许多知名大学建立了校际关系并签署了学术交流协议。
学校出版有《大庆石油学院学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高等教育研究》和《大庆石油学院报》等报刊杂志,并与全国三百多所高校进行交流。
办学47年来,大庆精神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不竭动力,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和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优良传统,不断激励石油学院人艰苦创业、严谨治学、投身基层、建功立业,形成了“坚持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培养严谨务实、投身基层、无私奉献、报效祖国的优秀人才”和“植根大庆,发挥优势,全方位多层次产学研合作提升办学水平”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办学过程中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省部领导、企事业单位领导的重视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领导、省部领导、企事业单位领导在前来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过程中都对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李鹏同志题词“用大庆精神育人,培养跨世纪人才”;2005年,教育部部长周济视察学校时,也对学校47年的办学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1991年到2006年间,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出版的《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书刊、《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每日电讯》、《中国教育报》、《黑龙江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先后报道了学校《用大庆精神哺育献身石油事业的一代新人》、《发扬大庆精神,办一流石油高校》、《我为祖国献石油—记大庆石油学院毕业生在铁人精神感召下投身基层的故事》等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学校办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今天,大庆石油学院正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质量立校、特色创优”的办学理念,抓住机遇,锐意改革,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专业名称 | 学科评估 | 重点学科 | 卓越 | 双一流 | 国家特色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卓越工程师 | 国特 | |||
地球化学 | 国特 |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B- |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C |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B | ||||
机械工程 | C |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B |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C- | ||||
工商管理 | C- | ||||
石油工程 | 卓越工程师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卓越工程师 | ||||
电子信息工程 | 卓越工程师 | ||||
自动化 | 卓越工程师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卓越工程师 | ||||
石油工程 | 国特 | ||||
资源勘查工程 | 国特 | ||||
自动化 | 国特 | ||||
油气储运工程 | 国特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国特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特 |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国重 |
本系统提供的专业查询,按照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分类。因各高校近年来实行学科交叉、大类招生,部分专业未能包含在教育部的专业目录内,使用系统进行专业查询时可能未显示,请考生参考具体院校的专业录取信息。
暂时没有该院校的特色专业数据。
类别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学位 |
---|---|---|---|
法学 | 政治学 | 中共党史 | 学术型硕士 |
法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学术型硕士 |
法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学术型硕士 |
法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 学术型硕士 |
教育学 | 教育学 | 教育学 | 学术型硕士 |
教育学 |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 学术型硕士 |
理学 | 数学 | 应用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理学 | 化学 | 化学 | 学术型硕士 |
理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 | 学术型硕士 |
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理学 | 地质学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学术型硕士 |
理学 | 地质学 | 地球化学 | 学术型硕士 |
理学 | 力学 | 力学 | 学术型硕士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会计学 | 学术型硕士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企业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力学 | 力学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力学 | 固体力学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力学 | 工程力学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机械工程 | 机械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机械工程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机械工程 | 机械电子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机械工程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机械工程 | 车辆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精密仪器及机械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学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工程热物理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热能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动力机械及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流体机械及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制冷及低温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化工过程机械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电气工程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土木工程 | 土木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土木工程 | 结构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土木工程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土木工程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化学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化学工艺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生物化工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应用化学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工业催化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矿产普查与勘探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地质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矿业工程 | 安全技术及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油气井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油气储运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软件工程 | 软件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法学 | 社会工作 | 社会工作 | 专业型硕士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管理学 | 会计 | 会计 | 专业型硕士 |
工学 | 机械工程 | 机械工程 | 学术型博士 |
工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学术型博士 |
工学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学术型博士 |
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学术型博士 |
很抱歉!未能查询到相关数据,请更改查询条件后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