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
学校介绍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技术、经济与管理为特色的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文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28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0年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和上海交通大学航业管理系合并,成立上海航务学院。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教育部正式批准上海海运学院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改革开放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从2000年开始,学校实行由上海市和交通部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体制。目前学校设有35个本科专业,12个高职专业(其中2个与美国合办),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8个硕士学位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其中工商管理硕士是全国62所具有该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是全国30所具有该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产业经济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际法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物流管理与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港口机械电子工程等学科先后成为交通部和上海市的重点建设学科。海关物流、外贸经济及海商法等专业列为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获得优秀结论。
学校有全日制学生近1万5千人。本科生1万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2000余人。几十年来,学校致力于培养国家航运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已向全国港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输送了4万余名毕业生。学校被誉为是“航运人才的摇篮”。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实力比较雄厚的师资队伍。全校共有教学、科研教师800余人,教授106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超过60%,博士学位比例达15%。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有62人,有30余人得到国家人事部、教育部、交通部、上海市教委的人才工程(计划)资助培养。
学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现设有商船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物流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海洋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和基础教学部等二级办学部门。学校拥有交通部重点实验室“航运仿真中心”,以及电子电工实验中心、数字物流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教学基地;设有水上训练基地,拥有万吨级“育锋”教学实习船,“天鹰”、“天琴”两艘无限航区远洋训练船及29艘水上训练艇。
学校设有物流研究中心、水运经济科学研究所、港口机械工程设计研究所、航海科学技术研究所、海商法研究中心、海洋文化研究所等与航运有关的科研机构,以及上海港口机械质量检测中心、全国海洋运输情报网等为航运业提供咨询与科技服务的机构。学校主办并公开出版《上海海事大学学报》、《集装箱化》、《水运管理》以及《计算机辅助工程》等学术刊物。
九十年代中期,学校先后实施了旨在提高专业学科水平和本科办学质量的“攀登计划”和“育才工程”。2000年起学校全面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等4个“推进计划”,使学校各项工作进入强调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学校年科技经费超过5000万。获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一大批部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现代集装箱码头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校重视并不断发展与国外(境外)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18个分布在美国、荷兰、英国、日本、波兰、瑞典、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埃及、土耳其、越南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留学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占地2000亩的上海海事大学新校区将于2007年在临港新城建成。学校正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立足航运,依托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为把上海海事大学建成世界高水平的海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专业名称 | 学科评估 | 重点学科 | 卓越 | 双一流 | 国家特色 |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国重 | ||||
物流管理 | 国特 | ||||
航海技术 | 卓越工程师 | 国特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卓越工程师 | 国特 | |||
轮机工程 | 卓越工程师 | 国特 | |||
航运管理 | 国特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C- | 卓越工程师 | |||
电气工程 | C+ | ||||
机械工程 | C-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C- | 卓越工程师 | |||
交通运输工程 | B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C | ||||
工商管理 | C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B | ||||
法学 | C+ | ||||
外国语言文学 | B-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卓越工程师 |
本系统提供的专业查询,按照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分类。因各高校近年来实行学科交叉、大类招生,部分专业未能包含在教育部的专业目录内,使用系统进行专业查询时可能未显示,请考生参考具体院校的专业录取信息。
暂时没有该院校的特色专业数据。
类别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学位 |
---|---|---|---|
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 学术型硕士 |
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 学术型硕士 |
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 学术型硕士 |
法学 | 法学 | 刑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法学 | 法学 | 民商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法学 | 法学 | 诉讼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法学 | 法学 | 经济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法学 | 法学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法学 | 法学 | 国际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法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 学术型硕士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英语语言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日语语言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学术型硕士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会计学 | 学术型硕士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企业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旅游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机械工程 | 机械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 学术型硕士 |
工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轮机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经济学 | 应用统计 | 应用统计 | 专业型硕士 |
法学 | 法律 | 法律(非法学) | 专业型硕士 |
法学 | 法律 | 法律(法学) | 专业型硕士 |
教育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汉语国际教育 | 专业型硕士 |
文学 | 翻译 | 英语笔译 | 专业型硕士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管理学 | 会计 | 会计 | 专业型硕士 |
管理学 | 工程管理 | 工程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工学 | 电气工程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学术型博士 |
工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学术型博士 |
工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学术型博士 |
工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学术型博士 |
工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轮机工程 | 学术型博士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博士 |
很抱歉!未能查询到相关数据,请更改查询条件后再查询。